-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中國的發展面臨關鍵機遇期,國際國內形勢對知識產權保護提出更高要求,《關于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出臺及時回應了需求,高瞻遠矚提出了未來一段時間我國知識產權發展的方向和部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知識產權與科技法研究所所長、北京知識產權研究會會長孫國瑞11月24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于7月24日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意見》,近日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提出2022年、2025年兩個重要時間節點
《意見》是對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知識產權保護成功經驗的科學總結,它的出臺對我國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具有深刻指導意義。”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戚建剛教授表示。
戚建剛說,40多年來,中國經歷了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初創、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實施和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啟步等重要階段,知識產權保護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松、小、慢、異”到“嚴、大、快、同”的歷史性跨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研究員呂薇分析,新形勢下,我國創新能力從以跟蹤為主轉向“三跑并存”,迫切需要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部分企業進入行業技術前沿,知識產權的國際競爭更加激烈,必須提高知識產權質量;國際環境發生變化,知識產權國際規則處于變化中,美歐等國將知識產權保護作為多邊和雙邊貿易的重要條件,我們既要參與規則制定又要做好應對準備。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的最大激勵。”呂薇說。
正因此,《意見》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和目標導向,主要以2022年、2025年為重要時間節點,從社會感受、保護能力建設、保護體系建設等方面確定工作目標。
《意見》提出,力爭到2022年,侵權易發多發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權利人維權“舉證難、周期長、成本高、賠償低”的局面明顯改觀。到2025年,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并保持較高水平,保護能力有效提升,保護體系更加完善,尊重知識價值的營商環境更加優化,知識產權制度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得到更加有效發揮。
“權利人舉證難、成本高這些問題已經提了很多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意見》提出具體時間表,表明我們解決癥結問題的決心和信心。”孫國瑞說。
堅持問題導向 聚焦難點熱點
《意見》共7部分99條,提出“強化制度約束,確立知識產權嚴保護政策導向”“加強社會監督共治,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優化協作銜接機制,突破知識產權快保護關鍵環節”“健全涉外溝通機制,塑造知識產權同保護優越環境”等創新舉措。
在確立知識產權嚴保護政策導向部分,《意見》提出,加大侵權假冒行為懲戒力度、嚴格規范證據標準、強化案件執行措施、完善新業態新領域保護制度。
在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方面,《意見》從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建立健全社會共治模式、加強專業技術支撐等3個方面提出多項重點措施。
為優化協作銜接機制,突破知識產權快保護關鍵環節,《意見》從優化授權確權維權銜接程序、加強跨部門跨區域辦案協作、推動簡易案件和糾紛的快速處理、加強知識產權快保護機構建設等4個方面做出要求。
為健全涉外溝通機制,塑造知識產權同保護優越環境,《意見》從更大力度加強國際合作、健全與國內外權利人溝通渠道、加強海外維權援助服務、健全協調和信息獲取機制等4個方面提出多項創新舉措。
呂薇認為,《意見》在嚴保護方面有五大亮點:從民事和刑事兩方面,加大侵權假冒行為的懲戒力度;嚴格規范證據標準;建立分類管理的信用體系,創新和強化案件執行措施;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懲治不正當競爭和壟斷;既提出了研究和探索新業態新領域保護規則和辦法,又研究制定傳統文化、傳統知識等領域的保護辦法。
“《意見》的一大亮點是提出完善新業態新領域的保護制度。以AI算法為例,只有舉證難的問題解決了,相關領域的創新才能真正獲得應有的保護。”北京樂真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趙禮杰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打好政策“組合拳”須各部門通力協作
《意見》明確要求全面加強黨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領導。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知識產權保護屬地責任。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大對知識產權保護資金投入力度。鼓勵條件成熟的地區先行先試,率先建設知識產權保護試點示范區。將知識產權保護績效納入地方黨委和政府績效考核和營商評價體系,確保各項工作要求有效落實。
呂薇認為,落實《意見》提出的各項舉措,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司法解釋和法規措施。例如,在嚴格規范證據標準部分,《意見》提出要制定知識產權民事訴訟證據規則司法解釋,著力解決權利人舉證難問題;探索建立侵權行為公證懸賞取證制度,減輕權利人舉證責任負擔等。
“《意見》是從法律、政策、司法、行政等各方面出發制定的一個政策‘組合拳’,下一步最關鍵的是要加強部門間的政策協調,重在落實和執行過程中的相互配合與協商,如行政執法與司法審判的分工與協調等。”呂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