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面對疫情影響下被“暫停”的市場需求,不少行業都選擇把握空檔期,抓緊時間“修煉內功”,縫制機械行業也不例外。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申請各類專利總計3500件,同比增長29.77%。
專利意識、自主研發動力增強 行業核心科技體系正加速成型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具生產企業選擇用富怡全自動零等待縫制機來代替人工進行高效加工。”7月22日,在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公眾號上,記者看到這樣一條消息。了解后發現,早在2015年,上工富怡就創新推出了“零等待”“全自動”的縫制機,通過設計A/B兩個交替運行的作業面臺,一邊進行縫制作業,一邊做好輔料準備,實現節省人工,增加生產效率的效果。而近年來,該機器不斷完善自身設備,增加多種縫紉效果,增加產品適用范圍,不僅適用服裝加工企業的批量化縫制作業,對于昂貴且具有很大被動性的皮質面料縫制也能做到精益求精,降低面料因縫制環節出現浪費的幾率。
事實上,像上工富怡這樣對縫紉機的傳統結構進行創新,并不斷完善自身設備的企業還有很多。據了解,美機也在加快專利布局,新品研發從平包向開袋、貼袋等設備延展;匯寶將研發重點著力于原有機型系列的步進化研發,以及各層次智能型中厚料機型;寶宇明確下半年把研發列為重中之重,將重點對研發的技術力量和產品應用進行規劃實施;翔科投入數百萬元圍繞步進技術展開研發,年內將陸續推出6-7款新品,主打雙刀密封、雙步進、針送料、上下差動等功能,創新驅動日漸成為縫紉機企業發展主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業專利意識、自主研發動力增強,行業整體研發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快速反應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以此次疫情暴發為例,廣大縫機生產企業以口罩機、熱封機、粘合機、點焊機等設備為抓手,迅速轉型轉產,在極短的時間內,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專。
從高數量增長到高質量發展 協會出實招見實效助推行業創新發展
除了專利申報數量高數量增長,從今年上半年我國縫機申報專利具體類型——發明專利840件,占比24%;實用新型專利2075件,占比59.29%;外觀設計專利585件,占比16.71%;新增授權發明專利359件中還可以看出,我國縫機企業申報的專利類型主要偏重于產品外觀及功能優化、改進,原創性的發明設計較少的情況得到改善,呈現出原創性發明專利明顯提升的高質量發展轉變。
其中,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在助推行業創新驅動層面堅持出實招、見實效。
2020年3月,適時啟動縫制機械基礎理論及短板技術軟課題研究項目,并在6月底公示確定了26項入圍項目,進一步促進行業開展技術創新,開展基礎研究、短板研究及核心技術攻關,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競爭力的產品和企業群體,大力提升“中國制造”國際地位;7月15日,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啟動新一輪“縫制機械行業優秀專利”的推選工作,促進行業知識產權成果創新及應用,推動縫制機械行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了解到,中國縫制機械企業正以步進技術為主抓手,加速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落地,引領新一輪產業技術革命和產品迭代升級。目前由中國縫制機械企業引領的“全球智慧縫制工廠新業態”正在加速構建,這也為下游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設備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