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固體物理研究所極端環境量子物質中心團隊在極端高溫高壓條件下成功獲得了氫和氘的金屬態。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重要學術刊物《先進科學》上。這是固體物理研究所量子中心研究團隊繼成功合成流體金屬氮之后,在輕質元素高壓研究上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
2015年和2018年,美國兩實驗室觀察到過這種氫和氘的流體金屬態,分別發表在當年的《科學》期刊上,但兩者報道的溫度與壓力曲線差異很大,無法準確確定流體金屬氫的存在區域。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所量子中心研究人員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基于金剛石對頂砧裝置并結合脈沖激光加熱技術,在實驗室中創造出了可模擬地核的極端溫度壓力條件,將氣態的氫和氘成功轉變成流體金屬態;并利用超快寬帶超連續光譜探測到了樣品的光學吸收、反射特征,揭示了流體金屬氫和氘的光、電等物理特性。研究結果明確了流體金屬氫和氘的存在區域,并進一步說明這種金屬態需要經歷相當寬的高溫高壓半金屬區域才能夠獲得。
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重大儀器研制項目等項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