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天15時,‘一點通’累計訪問量1513787次,累計訪問人數605864人,累計‘自主申報’1375條,累計提交線索656條。”在位于市大數據管理局的無錫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由朗新科技、市民卡公司、無錫智慧城市發展有限公司組成的開發團隊,24小時維護數據。
2020年的中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正在進行,與以往不同,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科技為戰勝疫情提供了更為精準、快速、開放的手段。無錫作為國家物聯網發展的“首航之城”,率先依托物聯網、大數據探索防疫治疫新手段,發布疫情數據、政策資訊,提供發熱求助上報、疫情防控線索上報等服務,成為社會綜合治理的一次嘗試,不僅獲得了良好的防控效果,更是獲得了市民的高度贊許。
作為多項技術集成的物聯網直到目前還一直被民眾當做前沿科技概念來談,但是在這次疫情發生后,物聯網遠程、精準、集成的特點充分發揮,正迅速轉變成“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角色。
這段時間,市民小慧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通過市民卡公眾號進入“防疫一點通”查看疫情,“無錫防控特別有力,每天都公布確診和疑似人員數量、行動蹤跡,一切公開、透明,可追溯,讓人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市大數據管理局相關人士介紹,無錫是省內首個上線“疫情防控一點通”的城市,“開發人員徹夜工作,24小時就完成了平臺搭建并正式上線。”“一點通”如實“搬運”權威信息,加之疫情地圖等可視化手段,讓市民能夠在海量信息中聚焦自己關心的內容。
據了解,目前,我市開發利用了多個智慧平臺來提升大數據監測疫情防控效能,“疫情防控一點通”實時發布疫情數據;各社區使用的疫情管理業務系統方便社區人員實時掌握每個社區人員健康情況。
“以往民眾對大數據應用的概念是模糊的,在這一次疫情中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給了人們直觀的感受。”市大數據管理局相關人士如此評價。
通過傳感器、基站的鏈接,“遠程診療”“云辦公”“不見面”審批,科技手段保障了城市各項功能的運行,同時將病毒的傳播可能降到最低,將恢復的速度調至最快。
2月初,無錫恒博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看著手里的短信感到無力,工人們都在問什么時候可以回來上班,非常時期,我承擔不了這個責任啊!而上周,這家外來務工者占到三分之二的企業,已經陸續復工。“返錫人員一律上平臺登記,符合條件的就能回來,市里還安排了核酸檢測,篩除疑似感染人員,讓企業吃下了定心丸。”
無錫近年來一直推行的“不見面”審批更是在此次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12日,全市政務服務系統累計辦結政務服務事項75959件,其中線上辦結74164件。教育、商貿、警務、關務、社保……城市運轉的相關功能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手段正常運行。疫情之下,每個人都經歷著生活中的“不同”,但每個人也都真切感受到了這座城市依舊蓬勃著的向上、向好、向著“春天”而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