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月底被世衛組織宣布為國際關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對正常的生產生活產生嚴重影響,同時也給科技工作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這種狀況很需要改變。”中科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南京郵電大學有機電子與信息顯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主任黃維,日前在接受交匯點記者采訪時表示,“科技領域復工”還需多關注多給力。
黃維深有感觸地說,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全國科技工作者堅守陣地、奮力拼搏,在新冠肺炎機理研究、檢測、治療、防控等方面合力攻關,不斷推進新冠肺炎疫苗實驗,研發病毒核酸檢測試劑與設備,完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不遺余力地向公眾科普疫情防控知識,成為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戰“疫”先鋒,為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推動衛生防疫事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疫情也給科技工作帶來了不容忽視的挑戰。
黃維指出,自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新冠肺炎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漸漸在全球范圍內流行,對科技工作的負面影響也逐漸顯現。
首當其沖的便是線下學術交流活動基本暫停。疫情管控期間,非必要事項人員不能聚集開會,國內大多數線下科學研討、學術會議均已宣布取消或推遲,各級各類項目啟動會、專家調研會、相關學科技術研討會都無法如期舉行,在國內長期從事科研活動的外國科研專家也相繼回國。而在境外舉辦并未取消的各類學術活動,陸續有國家采取臨時入境限制措施,如取消簽證、暫停航班,導致我國科研人員無法正常參加境外學術交流活動。這無疑會影響我國科研人員在全球范圍內參與學術交流的深度與廣度。
其次,國內絕大部分科研實驗室陷入停擺狀態。受疫情影響,國內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實驗室均處于關閉狀態,部分實驗科研人員被困家中無法復工,導致需要通過實驗獲取數據支撐的科研項目停滯不前。此外,由于延期開學,參與科研項目和實驗的學生也無法按期開展研究工作。
部分科技型企業技術研發及未來發展受到影響。受交通管控、人員流動限制、上下游企業停工、外籍專家撤離等客觀因素影響,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復工后,將面臨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受損等方面的考驗, 企業技術研發及未來發展將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當前疫情防控仍處于關鍵時期,但疫情形勢已經出現積極變化。為順利實現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廣大科技工作者應盡快恢復正常工作狀態,圍繞‘六穩’開展工作,團結一心,全力以赴開展科技攻關。”黃維表示,科研中的每個突破, 都將成為人民群眾心中最堅實的力量支撐。
首先應在政府層面加大政策激勵、強化資金保障、擴大服務供給、聚集優勢資源,支持科技型企業盡快復工復產。在做好做實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各地政府應出臺實施符合當地實際的支撐政策,在檢測試劑與設備開發、藥物和疫苗研發、臨床輔助診療技術和系統開發等方面積極布局。科學決策,合理配置,引導重大科研攻關項目及相關科研人員優先復工,相關科研產品優先應用于抗疫第一線。
提倡科研機構、醫療機構不受組織性質的限制,均可享受相應的免租政策。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的機構與企業,在科研項目資助、項目過程管理等方面給予優待。對于初創期的中小型科技企業,建議政府為其提供貸款貼息、減免租金、減征所得稅、融資扶持等幫助,優化服務保障,降低科技企業融資成本,優化復工手續辦理流程,做好服務事項網上辦理,以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其次,各級政府要強化輿論引導,鼓勵各地高校和科研機構科技工作者積極采用線上線下等多種辦公模式,盡快分批恢復正常有序的工作秩序。對部分采購遠程信息化辦公平臺的科研單位,可以給予一定的補貼和支持。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應廣泛積極地采取各種信息化手段,更加注重科學管控、精密智控。在分批次恢復線下辦公的同時,積極推廣線上遠程辦公,有效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各項科研工作有序運轉。結合云計算、云數據庫、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引導廣大科研工作者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逐步恢復正常工作狀態,開展科技攻關。
乘眾人之智,則無不任也;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打贏抗擊疫情總體戰、阻擊戰,需要每一位科技工作者保持科研定力,勠力同心攻堅克難,越是艱險越向前。戰勝疫情是各國科學家的共同使命,我們要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外部力量, 充分發揮多領域多學科協同作用,共同開展科技攻關,盡快把研究成果應用到生產實踐中,把論文寫在抗擊疫情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