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3D打印技術,近年來在高端制造、生物醫療等領域大展身手,并一次次突破了精度度、速度等多方面的局限。 在生物醫療方面,如今3D打印不僅可以制造高端可容性強的醫療植入物,還能幫助重建人體器官和組織等。 近日,在北京積水潭醫院,完成了全球首例利用3D打印技術為患者再造拇指的高難度手術。
這一手術由該醫院手外科陳山林專家團隊開展,采用了定制化的3D打印掌骨。經過10小時的精細顯微操作,成功實現再造重度拇指缺損,并同時重建腕掌關節。 3D打印掌骨,具有定制化、快速生成等特點,在這類手術中具有優勢。定制化的3D打印掌骨,也能幫助醫生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生成更精細化、更匹配的手術方案與結果。北京積水潭醫院這次全球首例“定制化3D打印掌骨聯合改良踇甲瓣技術再造可活動腕掌關節的拇指”手術成功,試一次非常成功的技術應用驗證。 隨著3D打印技術的深入與成熟,不少人打算將3D打印技術應用到身體其他部位缺失,并且期待完整、能夠像正常組織一樣存活并生長的生物組織器官。近年來,全球都有研究人員和醫生孜孜不倦地挑戰和攻克這些高難度挑戰。在他們的努力下,不僅皮膚移植片,耳朵、骨頭、血管、腎臟、心臟等都已經有了相對成功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