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6月28日,科學中國人(2018)年度人物在京揭曉。由于為我國核試驗成功和核武器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并推動我國新型高能激光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杜祥琬被授予“終身成就”榮譽。中國地質大學原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趙鵬大獲“杰出大學校長”榮譽。
以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吳立新、羅俊等為代表,科學中國人(2018)年度人物共評出了200余位榮譽獲得者。其中,我國飛機強度領域專家、大型客機和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強度實驗總指揮、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所長王彬文,“嫦娥四號”任務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彈箭彈道理論與技術專家、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王中原等一批我國航空、航天、兵器領域的中流砥柱獲此殊榮。
“強化原始創新、營造科研新生態是我國科技發展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今后,我們將繼續秉持自主創新的理念,傾力打造引領國際飛機強度專業發展的最佳創新團隊。”王彬文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科學中國人年度人物評選始于2002年,曾評選出袁隆平、楊振寧、孫家棟等多位知名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