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長秧齡大苗機插可以延長秧齡、縮短大田生育期,是解決雙季稻及稻麥周年生產季節茬口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日前,由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種植機械創新團隊創新研發的水稻長秧齡大苗同步開溝插秧機在江蘇興化、睢寧成功進行了試驗示范,其技術研發思路和機具性能將為破解我國雙季稻區及南方多熟制地區季節茬口矛盾、提升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據了解,水稻長秧齡大苗插秧是我國水稻生產特殊性需求,國內外缺乏可借鑒的經驗,現有插秧機技術僅適于20厘米以下的中小苗機插,用于移栽長秧齡大苗容易造成“搭橋、推秧、傷秧”等問題,不利于秧苗栽后正常發育生長。此外,現有插秧機沒有同步開溝功能,稻田溝系不配套,田間給排水不暢,易導致水稻收獲期田塊濕爛,機具難以下田作業,影響水稻適期收獲以及小麥適期適墑播種,特別是在秋季連續陰雨,影響更為嚴重。
針對這些問題,農機化所種植機械團隊經過多年的研究和技術熟化,在已研制的2ZDM-6型大苗插秧機基礎上,對栽植軌跡和非圓齒輪加工工藝進行了優化,有效解決了前期試驗中秧爪抖動、夾秧堵塞等問題。同時本輪樣機配備了新研制的稻田同步開溝器,采用電動控制方式,在轉彎及不需要開溝時,通過控制開關進行工作姿態和抬起姿態的切換。此次試驗秧苗最長高度達到了40厘米左右,水稻大苗同步開溝插秧機栽植質量能夠滿足大苗機插生產要求,傷秧率明顯降低,搭橋、推秧現象較少,對長秧齡大苗具有較好的適應性。目前種植團隊正在開展進一步的跟蹤試驗,未來重點在長秧齡大苗壯秧培育等配套技術方面開展深入研究,為該技術成果的大面積示范推廣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