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中核集團自主研制、首臺套工程應用的“龍鱗”平臺順利通過出廠驗收,正式實現工業化應用,這意味著我國核電站“神經中樞”不再被國外“卡脖子”,從此我國打破了國內核電DCS系統嚴重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掌握該技術且實現工程應用的國家。這是中核集團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打造核強國的重要成果,將有助于我國核電技術整體出口。
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簡稱“DCS”。其中,核安全級DCS作為DCS的關鍵組成部分,被稱為核電站的“神經中樞”。用來完成事故工況下反應堆安全停堆、專設安全設施驅動等功能,限制或減輕事故后果,保障反應堆及人員安全,是核電站安全運維的關鍵。
按照中核集團“龍騰2020”總體部署,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自2013年起正式啟動該項目研發,堅持全數字化、全自主化、全過程監管,經過包括安全級通信協議、高可靠的微內核引導軟件等在內的一系列核心技術攻關,歷時5年完成。
龍鱗系統包括現場控制站、安全顯示站、網關站、工程師站等,目前在軟件和系統集成方面已經實現100%的國產化,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特點,適用于核電站、研究堆、小堆、動力堆等多種反應堆控制系統,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滿足三代核電要求,已通過最高等級功能安全認證,部分關鍵指標達國際領先。
與國外DCS平臺相比,龍鱗系統繼承了中核集團數十年工程設計積累和華龍一號先進堆芯測量系統等安全級設備的核心技術,更加成熟可靠;設計、驗證、試驗鑒定等各個環節符合了最新、最全、最嚴格的國際和國內標準要求;采用先進可靠的信息安全技術,通信誤碼率領先國際標準一個量級;機械結構具備高抗震性能,能夠保證極端自然條件下的正常工作,滿足三代核電要求;研發了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安全操作系統,有利于之后的程序迭代。
據了解,來自安全、質量、核儀控等我國核能領域的專家組成驗收組通過對相關文件資料和設備進行了檢查和驗證,對檢查和見證結果給出了充分的肯定和認可,專家組認為龍鱗系統首臺套工程設計制造過程質量受控,功能和性能滿足要求,一致同意通過出廠驗收。